由广东省本科高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汕头大学理学院(海洋与生命学科)和医学院联合承办的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2021)广东赛区决赛于9月5日在汕头大学进行。
竞赛开幕式由汕头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杜虹主持,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周镇松、广东省本科高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张雁教授致辞,为参赛队伍加油鼓劲。
生命科学竞赛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拓宽科学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生命科学学科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2021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广东赛区报名并完成缴费队伍415支,有效队伍274支,最终,有60支队伍进入决赛。
由于疫情防控需求,竞赛创新性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展开,即参赛队伍线上答辩,评委线下评分。经过激烈的现场答辩和专家评审,共评选出特等奖6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33项,三等奖39项。
汕头大学获得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其中,王琛瑶、方雄钊、李栢芝、张可洵、刘雅骐的“细胞信号通路分子开关RAC1调控食管癌功能与分子作用机制研究”(指导老师许丽艳、程银伟),李楠、李容容、黄泓昕、陈嘉佑的“食管癌中Fascin蛋白新的磷酸化修饰的功能和分子作用机制研究”(指导老师程银伟、李恩民),方新强、 罗益龙、谢郭东、林颖加、黄子逸的“RHOA特异性抑制剂Rhosin增强食管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研究”(指导老师李恩民、许丽艳),周洲鑫、蓝益生、吴心瑜、朱丹敏的“SLC52A3a蛋白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与移动能力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指导老师龙琳、吴炳礼)获得广东省特等奖;庄安子、黄建伟、吴欢、 孔之易的“张思敏食管癌中LOXL4与SUV39H1相互作用生物学意义及其功能研究” (指导老师邹海鹰、谢维洁),张海裕、杨瑞涵、杨明榛、何卓心、李晓玲的“TRIP13蛋白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与移动能力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指导老师吴炳礼、龙琳),获广东省一等奖;王保鹏、熊永龙、段慧敏、林梓田的“改性昆布多糖对肠道屏障的影响”(指导老师Cheong Kit Leong、张万聪),郑桂花、方诗琪、黄小榕的“海洋生物胶原基智能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指导老师滕博、张涛)获广东省二等奖;凌明芳、 梁婉琪、陈子蔚、傅玮的“葡萄籽单宁对皮肤黑色素合成限速酶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指导老师张万聪、滕博),刘海萍、杨怡晴、孙冰冰的“对虾转录因子C/EBP在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指导老师姚德福、Aweya Jude Juventus),罗丽欣、陈荧、甘湘燕、雷嘉咏的“青蟹胰岛素样促雄性腺激素受体鉴定及其在性腺分化中的功能研究”(指导老师 马 洪雨),马尚、白子豪、陈海琪、刘浩伦的“弧菌外膜蛋白OmpK在细胞膜中插入方向的研究”(指导老师伦镜盛、胡忠)获广东省三等奖。
闭幕式上,广东省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山大学项辉教授宣读了获奖名单并公布了下届赛事承办单位。最后,由本次生命科学竞赛主任杜虹教授与2022年生命科学竞赛负责方深圳大学邓利教授进行了交接仪式,比赛至此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理学院)责编 吴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