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13日,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nventions of Geneva,IEIG)在瑞士日内瓦举行,1000余项来自世界各地的发明项目角逐奖项,中国代表团携200多项发明参展,共获得77项金奖(含24项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96项银奖和55项铜奖,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澎湃新闻等国家级媒体均进行了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瞩目。
其中,附一院骨科胡军教授团队的“新型生物活性植骨材料促进骨病的修复”项目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最高奖项“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为汕头大学、广东省乃至国家争得了荣誉,标志着附一院该项目科研成果水平获得了国际级肯定。
此次置身展馆中,感受到中国发明协会、国内各大高校、各研究机构对发明展的重视,本届参展的中国内地项目有200多项。对于此次参展,胡军教授团队是代表汕头大学乃至粤东地区的唯一一个项目,从报名、签证到机票住宿等,胡教授团队都自发认真准备,全力做好各项细节,团队成员上下齐力,奋发前行。目前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陈洪江医生,不辞辛苦,赶赴日内瓦,支持团队参展。
胡军教授团队“新型生物活性植骨材料促进骨病的修复”项目基于长期的临床与科研工作积累、丰富的自主知识产权(受中国发明专利、美国发明专利、PCT保护)、新材料、新机制、新技术、重大临床意义等关键属性,针对骨折不愈合、骨缺损、骨坏死、植骨来源受限等临床常见难题,聚焦骨本身的生物学结构组成特征,填补目前植骨材料市场未有能同时促进神经、血管网络编织化及成骨效应的骨组织工程产品的空白,创新制备了科学配比的压电材料复合人工骨,实现了植骨后骨塑形再生自体化的突破。团队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和平台,与评委们深入地讨论了产品的创新性、可推广性及应用前景,与投资人探讨了融资需求及海外市场布局,同时为广大参观者传递了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引起了与会者对这类创新型产品的浓厚兴趣和迫切需求。4天的展览虽然短暂,但团队此行收获的不仅仅是奖项,也大大增强了继续推进产品注册及临床转化的信心,为走出独具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
多年来,胡军教授带领团队在骨科临床、科研、教学及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屡创佳绩。胡军教授不忘“教育以人为本”的初衷,深耕骨科医教研领域,带领团队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发明专利,培养的一大批优秀研究生入读国际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回归团队,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本次荣誉的获得,更是对团队迈向国际化的高度认可。
据了解,日内瓦国际发明展(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Inventions of Geneva,IEIG)由瑞士联邦政府、日内瓦州政府、日内瓦市政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举办,是全球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也是全球发明者重要的展示舞台和高新技术转化的重要国际平台,被誉为“国际科技创新成果的最高竞技场”和“发明界的奥林匹克”,发明奖分金奖、银奖和铜奖三个级别,其中“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从金奖中选拔产生,必须经评审团全票通过,是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的最高奖项。本届评审团亦十分庞大,由100余位从事多学科交叉领域工作的专家组成。
通讯员:林慧、许伟才、周璇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