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系列学术报告会(黄江涛 博士、刘华文 博士、陈勇 博士) (广东省有序结构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系列学术讲座) (粤港有序结构材料的制备与应用联合实验室系列学术讲座)

作者: 时间:2025-07-07 点击数:

报告时间:2025年7月8日 上午9:00

报告地点:高水平实验楼B座一楼报告厅


报告题目:水系锌电池电极/电解质界面调控研究

报告人:黄江涛 博士 (中南大学)

摘要:低成本和高安全性的水系锌电池作为一种颇具前景的储能解决方案,在走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腐蚀、枝晶、副产物钝化以及活性物质溶解等。这些问题引起的不稳定电极/电解质界面使电池性能衰退严重。作为电化学反应最核心的区域,界面处的扩散、吸附以及电荷转移等行为受到电解质离子和分子组成的直接影响。本报告从电解质组分、界面结构以及宏观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出发,重点探讨如何围绕双电层调控、溶剂化结构调控以及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构筑等核心机制,实现水系锌电池电解质与电极界面稳定性的提升。

报告人简介:黄江涛,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从梁叔全和周江教授;本科及硕士毕业于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系锌电池电解质和电极材料设计。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5篇,1篇入选高被引论文。


报告题目:仿生有序大孔材料的构筑与应用研究

报告人:刘华文 博士(南方科技大学)

摘要:有序大孔材料具有高度有序孔道、高空隙率和大比表面积,在环境治理、生物医学工程、能源储存、热管理、柔性电子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报告将探讨我们在仿生有序大孔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仿生有序大孔材料的新型构筑方法和微观组装机理,以及其在液体主动运输、油水分离、海水淡化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报告人简介:刘华文博士先后于汕头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中山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于南方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的主要研究兴趣为仿生多孔材料、仿生膜分离材料。迄今以第一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论文被引用700余次。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


报告题目:CRISPR/Cas分子诊断系统

报告人:陈勇博士(武汉大学)

摘要:近些年,具有超高特异性的CRISPR/Cas分子诊断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报告人以“CRISPR/Cas系统为核心技术,开展了“RPA-CRISPR联用技术、单核苷酸变异体(SNV)分型检测技术、免扩增CRISPR技术等特色研究方向。实现了铜绿假单胞菌的快速现场检测、新冠病毒毒株鉴定、肝癌基因精确分型、视神经性罕见病快速筛查等临床难题,并且这些技术还能够与食品、环境等学科相互交叉,为解决现实难题提供方案。

报告人简介:陈勇博士,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研究员。2010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化学基地班,并获得硕博连读的保送资格,与2016年获得武汉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6-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任职工程师;2018-2022年在南方科技大学任职研究助理教授;2022-2025年在深圳大学张学记团队任职副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面向生命健康、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分子诊断、微流控芯片及相关仪器研制的研究工作。博士期间研究内容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贵金属纳米材料。近五年,主持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项目,1项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2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1项深圳市科创局重点项目,1项深圳市科创局开放基金项目,1项深圳市医科院项目。迄今以一作和通讯作者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alytical Chemistry, Chemical Science,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Small MethodsScientific Reports等杂志上发表 SCI论文14篇,其中一区TOP期刊12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其中6项授权。





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202577







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