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系列学术报告会(李良 教授)

作者: 时间:2024-09-26 点击数:

报告题目:超稳定量子点的合成及其潜在生物应用

人:李良 教授 (澳门科技大学)


报告摘要:

近年来,由于高光致发光量子效率、窄的半最大宽度和可调的可见光谱中的发射颜色,量子点(QDs)在发光二极管(LED)、照明、背光显示器和生物成像等领域被誉为杰出的发光材料。然而,由于其离子结构和低的形成能,其在湿气、氧气、热量和光照等外部环境因素下的内在不稳定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一般来说,较差的化学稳定性,特别是光稳定性,将导致长期操作期间迅速的荧光衰减。报告将简要介绍李良教授课题组在提高量子点稳定性方面的最新进展,其开发了一系列不同类型量子点(特别是、纳米晶体和钙钛矿纳米晶体)的合成方法和表面处理方法,其中部分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量子点的工业生产。最近还将量子点的稳定性提高到陶瓷荧光粉的水平,为量子点“”应用以及大规模、低成本的量子点背光应用(包括背光膜和微型)铺平了道路。基于这些量子点,他们还开发了反应蛋白和新冠病毒的免疫色谱快速检测试纸(与公司合作)。并将讨论量子点其他一些潜在应用。


报告时间:2024920日(星期五)14:30

报告地点:水平实验楼B座一楼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李良,博士,澳门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MIMSE)的教授,2006年在中国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11年,加入了硅谷的一家发光二极管荧光粉公司,担任量子点产业化的高级科学家。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开始独立从事科研工作,2022年担任澳门科技大学镜海学者教授。近年来,李良的研究兴趣集中在提高量子点的稳定性和制备基于量子点的发光二极管器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10多篇论文(引用11000+次,h指数为43),其中包括《Nature Photonics》、《Nature·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J. Am. Chem. Soc》等。


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2024918



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