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系列学术报告会(李超忠 研究员、吴杰 教授)

作者: 时间:2024-04-23 点击数:

报告主题:烷基自由基的膦酰化反应研究 Phosphorylation of Alkyl Radicals

    人:李超忠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报告摘要:

有机膦化合物在医药、农业、材料科学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用途,因此碳磷键的构建特别是C(sp3)的膦酰化反应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传统的膦酰化方法局限于亲核及亲电膦酰化反应,而自由基的膦酰化反应例子极少,且缺乏工业应用价值。李超忠课题组在这一方向上开展了深入研究,率先报道了铜催化的烷基自由基与亚磷酸三酯的偶联反应,进而发展了一系列可见光诱导的自由基膦酰化反应新策略,开辟了有机膦化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报告主题:On-Demand Synthesis of Organic Small Molecules

    人:吴杰 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

报告摘要:

“Button-push” automated synthesis of complex molecules represents one of the future goals for organic synthesis. In this talk, I will present some of our recent efforts towards this goal employing advanced flow reactors. A “stop-flow” micro-tubing (SFMT) reactor platform was invented,which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gas involved reactions under light irradiations.Continuous flow reactors were applied to achieve stepwise on-demand functionalization of multihydrosilanes using neutral eosin Y-based hydrogen atom transfer photocatalysis. An SPS-flow system was employed to enable automated API synthesis that can deliver analogues in an on demand and button-push fashion.


报告时间:2024423日(星期二)上午900

报告地点:高水平实验楼B座一楼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李超忠,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入选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由基化学、有机氟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天然产物全合成。已培养41名博士、20名硕士,发表通讯作者文章近百篇,撰写专著章节4篇。历年来荣获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吴蕴初奖提名奖(2004)、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2009)、上海市领军人才(2010)、Invited Professor, Universite Pierre et Marie Curie2012)、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2019)等。


吴杰,波士顿大学跟随James S. Panek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研究天然产物全合成。在麻省理工学院与Timothy Jamison教授和Alan Hatton教授一起进行博士后研究,并接触到了连续流动化学的核心。自20157月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以来,吴杰的研究小组专注于利用先进的流动技术辅助光催化开发新的合成方法。他的团队也对开发先进的流动技术,用于按需和自动合成功能化有机分子感兴趣。20217月晋升为终身副教授。吴杰是院长讲座教授(2023),东京化学工业- snic合成化学工业奖(2021)、新加坡国立大学青年研究奖(2021)、青年科学家奖(2020)、亚洲核心项目讲师奖(2017-2022)Thieme化学期刊奖(2019)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青年化学家奖(2018)的获得者。


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2024422



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