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主题:基于氧化还原靶向反应的液流电池研究
报 告 人:张霏霏 研究员(吉林大学)
报告时间:2024年4月9日(星期二)上午10:00
报告地点:高水平实验楼B座一楼报告厅
报告摘要:
液流电池由于其能量储存和功率输出彼此分离、储能规模大、设计简单灵活和安全性好等优点,是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大规模电化学储能体系之一。但目前液流电池能量密度受到电解质溶解度的限制,因此可以通过“氧化还原靶向反应”,即利用电位合适的氧化还原分子,与储能罐中的高能量密度固体活性物质进行反应,提高液流电池的能量密度。在这个过程中,电位与活性物质接近的氧化还原分子凭借能斯特电势差,以化学反应的方式对活性物质进行可逆的充放电,而不需要像传统电池一样将活性物质涂在电极集流体上。反应后的氧化还原分子则通过电极反应重新再生,使得“氧化还原靶向反应”可以持续地进行,直到固体活性物质反应完全。在水系电解液体系中,通过合适的氧化还原分子以及催化剂,电能也可以通过催化水分解,进一步转化为可以独立储运的氢气。因此,通过合适的氧化还原分子作为液流电池电解液,靶向对接与之电位匹配的固体活性物质或催化剂,进行可逆的氧化还原靶向反应,可以实现一系列重要的电化学能量存储和转换,以及规模化的工业应用。
报告人简介:
张霏霏,吉林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博士学位。2016年至2021年期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员工作。长期从事高能量密度的大规模能量转化与储存方向的研究工作,包括高能量密度水系液流电池,新型热再生电化学循环高效转化低品位热能体系,解耦式氧化还原分解水制氢等方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入选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卓越人才团队带头人,学校“工科集群青年人才支持专项计划”。目前共发表SCI论文50余篇,总被引2800余次,H-index 28,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ACS, Adv. Mater., Chem. Eng. J.等期刊发表了SCI论文20余篇,Top 1% ESI高被引论文一篇。担任国际期刊Carbon Neutrality、Rare Metals青年编委。
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2024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