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钟建基副教授课题组在“光催化四氢呋喃α-C–H 键的高选择性官能化反应”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etal-free and site-selective α-C–H functionalization of tetrahydrofuran enabled by the photocatalytic generation of bromine radicals”为题发表在绿色化学领域知名期刊《Green Chemistry》(影响因子11.034)上,并入选期刊封底 (Back Cover) 文章。

论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2/gc/d2gc03347j
具体成果介绍
环醚(Cyclic ether)作为一类重要的骨架结构广泛存在于各种天然产物、药物分子以及生物活性分子中,如索非布韦(Sofosbuvir)、帕马霉素 607(Pamamycin 607)等。其中,四氢呋喃最具代表性,其不仅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也被广泛用作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砌块,实现其绿色、高效和高选择性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四氢呋喃 α-C–H 键固有的化学惰性,其选择性的直接 C–H 键官能化反应变得具有挑战性。

钟建基课题组发展了一种简单的可见光催化体系,在温和的条件下,高效地实现了四氢呋喃α-C-H键的高选择性C-S和C-C偶联反应。该工作以 4-CzIPN 为可见光催化剂,以廉价易得的 nBu4NBr 为助催化剂,通过光催化氧化的方式生成溴自由基,进一步攫取四氢呋喃 α-位的氢原子,生成四氢呋喃 α-位碳自由基活性中间体,进而与芳基三氟甲基烯烃发生偶联,构建了带有四氢呋喃骨架的偕二氟烯烃;或者与 N-硫代芳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发生偶联,生成四氢呋喃 α-位硫代的产物。值得关注的是,这里 N-硫代芳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作为一类有效的亲自由基体参与反应。众所周知,此类化合物通常作为一类高效的亲电硫化试剂被广泛应用,而其亲自由基体的化学报道很少。

该催化策略还可实现苄位 C–H 键的选择性氧化,生成酮类化合物。整体而言,该可见光催化体系具有环境友好、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同时具有很好的底物普适性和官能团兼容性,可应用于复杂分子或生物活性分子的后官能化修饰中。通过这个催化体系,有望实现更多C–H 键活化的官能化反应。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汕头大学硕士研究生朱灿明,通讯作者为钟建基副教授。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的资助。
(左三为第一作者朱灿明硕士)
终审 | 鲁福身 终审 | 鲁福身 初审 | 钟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