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化学化工学院、知行书院携手汕樟中学,共同举办“新绿计划”第35期双碳文化宣教行动,通过“环保创益集市”和“双碳科普宣讲”两大特色板块,以互动体验与情景演绎相结合的形式,为中学生带来生动有趣的低碳环保知识科普,助力“双碳”理念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与实践。
环保创益集市:互动体验,低碳生活“齐探索”
7月4日,公益课程学员精心设计9个主题互动摊位,将减碳知识融入游戏与手工实践,吸引汕樟中学学生踊跃参与:“绿色选购”摊位通过模拟超市购物挑战,引导学生识别低碳商品;“低碳骗局”摊位以案例拆解揭露虚假环保标语,提升学生环保认知;“固碳释氧”摊位结合多肉盆栽种植,让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理解植物固碳作用;“变废为宝”手工区展示塑料瓶回收与纸盒改造再生过程,激发创意环保思维;“新能源问答”和“低碳出行计算”等环节,则以趣味竞赛形式普及清洁能源与交通减碳知识。



活动现场欢声不断,中学生们在互动体验中收获低碳生活技巧,更深刻体会到“每个人都是生态文明的参与者”。


双碳科普宣讲:知识赋能,绿色未来“同创造”
7月10日,公益课程学员以主题汇报与情景剧相结合的形式,深入剖析双碳议题:
聚焦社会热点:第一组《拆穿品牌“漂绿”谎言》揭露伪环保营销,呼吁理性消费;第四组《探秘废弃物新生》以塑料瓶回收原理及牛皮纸袋改造实践,生动展示变废为宝的全过程;第五组《低碳出行:新能源汽车科普》通过趣味成语抢答和图表对比,直观展示新能源汽车的环保优势,并设置家庭实践任务鼓励知识转化;第九组《循水之道》通过水污染案例警示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性。




扎根地方特色:选题特别注重将专业知识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第二组《潮汕的低碳密码》通过分析潮汕饮食文化,引导学生认识低碳饮食的价值;第三组《中国能源发展进程中的汕头路径》则以汕头风电发展为案例,生动展现新能源转型的"本土实践" 。


创新演绎形式:六至八组同学精心编排了三台环保主题情景剧。情景剧《海底聚会》以海洋生物视角控诉污染恶果;《森林法庭》通过“审判黑烟怪”生动科普温室效应;《绿韵绕街坊》则呈现社区资源化实践的“共治智慧”。



双碳行动,薪火相传
本次活动是化学化工学院推动“服务性劳动教育”与“双碳文化科普”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希望通过大学生与中学生的双向互动,将绿色种子播撒进年轻群体,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深化校地合作,以更多元的形式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高校力量。

初审|缪琪美 复审|田溢汕 终审|卢桌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