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馨要闻

您的位置: > 首页 > 书院动态 > 德馨要闻

德馨书院开展思政第一课“革命之源:红船精神”

2021-09-09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4月24日上午,德馨书院党总支为提升书院青年党员党性修养开展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党总支书记张丽婷主持讲授党课。

学习红船历史 领悟红船精神

“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此次思政课,张丽婷书记通过讲解中共一大艰苦卓绝的历史背景、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和彪炳史册的重大意义,让中国共产党先驱者和领导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深植每位党员同志心中。

谈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和伟大马克思主义者,张丽婷列举出两位伟大人物。首先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倘因此而应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惟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则钊感且不尽矣!”心中唯对民族事业牵肠挂肚,面临死亡毫不畏惧,这是作为共产党人李大钊的胸怀。

其次是伟大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一本就是《共产党宣言》。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正是这样的坚定信念,毛泽东在任何时候都怀有乐观的革命精神,也正是这样的革命乐观精神,他才能带领共产党将革命引向胜利。

此外,张丽婷讲述的共产党人彭湃、朱德的事迹令同学们深刻领悟到“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精神,获益匪浅。张丽婷对毕业生党员寄予殷切期望,希望即将进入社会的毕业生党员,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践行和弘扬红船精神,站在时代前列担起国之未来重担。

传承红船精神 踏响时代新程

从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到烽火硝烟中挺立脊梁的主心骨,再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员,在这条前后相续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初心如磐,以划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点燃照亮中国的燎原之火,拉开赶超世界的改革大幕,开启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100年前只有几十人的中国共产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刻印着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建设年代的广阔天地、改革年代的风起云涌,让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阐释伟大复兴中国梦,只有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拿出只争朝夕、敢于担当的拼劲,才能在十九大擘画的新征程上夺取更大胜利。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带来更加严峻的风险挑战,更加不确定、不稳定的国际环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勇于进行以史为鉴、守正创新的伟大斗争。在这场伟大斗争面前,我们党要有开天辟地的胆识、翻天覆地的勇气,更要扛起“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责任担当。

立足新时代体会“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就要有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有敢于面对各种艰难险阻迎难而上的决心,有鼓起敢于斗争的勇气和勇于奋斗的豪情。

重温入党誓词 坚定理想信念

在一大旧址中,习近平总书记曾庄严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誓词激荡信仰,有着“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的共产党人,矗立起民族的精神丰碑。参会党员学生表示,此次思政课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党的艰苦奋斗历程、领悟党的红船精神、革命精神;通过学习党员前驱们坚定的信念,学生们看到红船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不可或缺,作为学生党员更应肩负重任,在未来为党和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铿锵的誓词,让党员们热血沸腾,仿佛重回当初加入党组织的那一刻,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党性认识。

入党誓词是共产党人的座右铭、行动之指南,唯有不断重温,终身践行,在前进路上牢记承诺,时时检视自我,不断校正航向,方能行稳致远。重温入党誓词的这一刻,党员学生们在思想上深刻体会到红船精神的延续,心灵深处受到极大鼓舞。同时也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在实践当中,青年更要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不断强化前列意识,切实把“走在前列”的要求体现到精神状态上,贯彻到衡量标准上,落实到各项工作上,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党的百年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