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茶会 | 林雄洲:知行里的“道德经”

发布时间:2016-11-26

“这里很温馨。”深蓝西装搭配着牛仔裤,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林雄洲话尚未出口,便让人觉得他如君子般翩翩,坐在身旁的学生陈佳称他“温润如玉”。彼时,导师交流室里正播着音乐,桌上摆了茶水和饼干,暖黄色的灯光让这个小房间显得愈发温馨。

 

“知行”里的哲学

林雄洲任教于汕头大学社会科学部,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社会思潮、道德伦理等课程。在1125日晚上的知行书院导师茶会上,他也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不少学生都是修过他的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道德)》。

2015年初,学校启动的新住宿学院名称征集活动中,13级工商管理的陈静文提交了“知行书院”的名称。辅导员许光曼说,后来经过网络投票与书院间抽签,“知行”最终确定为现知行书院的名字。

“在这么多书院中,我觉得‘知行’的名字是最有哲学味的。”茶会伊始,林雄洲便说道。他认为,哲学是“爱智”,这可以提现于“知”,而“爱”是一种追求,可以放在心里。

至于怎么理解“知行”?怎么理解“知”和“行”的关系?有同学提到,“知”是指知道的一些道理,“行”指行动,这源于陶行知的说法。中国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原名陶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改本名为“陶行知”。同学认为,“知行”和“行知”两者里的“知”是不一样的。也有同学说,“知”和“行”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先后之分。

林雄洲说,从先秦开始,人们就很想讨论出“知”和“行”到底哪个更重要。《尚书》里认为“行”最重要,而很多大思想家则把“知”放在第一位。最近一篇文章《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里提到“空心病”这一概念,患有空心病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谁、自我在哪里、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觉得自己从未来过这个世界,过去在为别人而活。而“知行”也和这有关系:从知识层面来讲,“知”非常重要,知道什么东西然后去做就非常容易了;而很多人知道道德上的道理,但他们做不到,按王阳明的说法,道德层面上的“知”是使人不得不去行动的,这种道德觉醒的力量大到让人无法质疑。因此,在知识上有事业追求,在道德上有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道德是个人的事情

“道德到底有没有客观(性)?”

“一件事情道德与否,到底是不是看结果?”

“别人认为好的道德,这种算不算道德?”

林雄洲一连串抛出了三个问题,并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他赞同“道德一定有客观性”的说法,每个人都会有最基本的道德评判,从内在的理智认识来推出的道德规范,是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而看一件事情是否道德,不是看结果和现象,而是看动机,比如有人杀了人,但他当时是为了制止了一场非常严重的灾难。这些都牵出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是否道德是个人自己的推断,不是别人的评判。道德如果只关乎动机,那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评判,除非当事人说出他自己是什么动机,有人认同他的动机,所以也认为他是道德的;在动机搞不清楚、结果更复杂的情况下,别人去评价一个人是否道德,是一件极具争议的事情。

为什么思修课是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或许能从道德与法律的讨论中找出些蛛丝马迹。有同学表示,法律是道德的演变,林雄洲则进一步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说法律是最后一道防线,那人的道德和内心则是第一道防线。他对现在西方出现法律代替道德的情况坚决反对,认为这种做法是让外在的控制来强制代替内心的反省。“一旦放弃第一道防线,你随时都有可能冲击最后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比最后一道防线来得更加重要。”

 

从中文到哲学

选择大学本科专业的时候,林雄洲选了历史,但最后被调剂到中文。大学期间,他发现自己的兴趣在于哲学,于是他在中文的专业课考及格的同时,自学哲学,到后来读研究生便专攻哲学。2015年,林雄洲从厦门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林雄洲觉得,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尽量少考虑功利性问题,任何一个专业只要学好、跟着兴趣走,将来的就业等不是问题。兴趣是自己最大的动力和自我提升的条件,如果学生对自己有更喜欢的专业,何不努力尝试下转专业?所以他说,在有很多机会的情况下,却放任自己学着不感兴趣的专业,等到将来拿不了毕业证就很危险。可能也有人像他一样兴趣不断在变,等到读研才确定自己真的喜欢哲学。对此,林雄洲建议,目前不要过于笃定一件事情,多去看和了解,等到发现真的兴趣再去转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