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小小传匠心,继承传统须躬行

发布时间:2020-11-10

潮汕风筝

为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塑造美好心灵,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知行书院于11月8日下午在多功能厅开展了主题为“潮展莺飞,舞动中华”的风筝艺术学习与传承工作坊。

 

现在,我们再次通过文字与图片来回顾活动现场,感受一下传统风筝的魅力吧!

 

花灯回顾

新晋花灯手艺人将他们上一周与组员齐心协力完成的花灯带到台前向老师还有其他同学进行展示。陈旺松称赞同学们的作品,并进行现场点评。


 



嘉宾讲授

本次风筝活动由知行书院导师,非遗传承人,世界上最长风筝记录保持者陈旺松来为同学们讲授潮汕风筝的历史文化和制作过程。


 


风筝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在潮汕地区享有非常悠久的历史。风筝于宋代传入揭阳,兴盛于明清时期,清末至民国,每年九月常有风筝竞飞活动,并涌现出一批风筝制作高手。小小纸鸢承载着手艺人们的真心与匠心,跨过了几个世纪,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学员实践

同学们看到老师分发的风筝纸、竹条、画笔及颜料,跃跃欲试,迫不及待与小组成员动手开始制作风筝。

 



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放,简称“四艺”。听起来,这“四艺”即简单的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但小小纸鸢制作起来也有所讲究:比如,在糊纸面时,应将浆糊均匀的糊于纸面上而非竹条;粘贴纸条时应避开穿绳孔等。制作一只精美的风筝需要从点滴做起。

 

制作风筝过程中,小组之间相互请教,期间陈旺松对每一组进行针对性的悉心讲解。经过同学们的耐心组装,风筝骨架初现原型。接下来看看同学们是如何设计自己的风筝的。

 

风筝展示

同学们陆陆续续完成了制作,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精心制作的风筝展现在大家眼前。各式各样的风筝难分高低,蕴含真心的制作都是无价的。

 

嘉宾赠礼

陈旺松将亲手制作的风筝赠与知行书院,以作纪念。

 

合影留念

同学们手持自己设计制作的风筝与老师们合影留念。此次“潮展莺飞,舞动中华”的风筝活动在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学员感想

1 王婉珊 | 2019级广电

参加了书院组织的风筝艺术学习与传承文化活动,可谓是受益匪浅。在活动现场,我们了解了风筝制作的五大步骤;在陈老师的讲述下探晓了作为中国传统技艺与文化的风筝的基本历史;还在与小组成员的齐心协力的合作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团队合作的认识。风筝至今已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重要文化产物,但在今时今日,它的处境已变得非常艰难,可这样可爱又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产物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每一个我们都应该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去保护传承它。

 

2 廖凤燕 | 2019级网新

通过本次活动的学习,我对于潮汕传统风筝的制作流程有了一些了解,而且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努力下完成了我们小组的风筝制作,虽然我们小组画技不佳,最后的成果不是很美观。了解了风筝的制作过程和欣赏了老师构思独特色彩艳丽的风筝作品后,我深深感受到传统民俗的魅力,更加佩服这些传统艺人代代坚守的毅力。我们年轻一辈要更多的去了解和学习这些传统工艺,不要让这些工艺遗失在我们这一代人里。

 

3 袁永轩 | 2020级临床

十分荣幸有机会参与知行书院举办的风筝艺术学习与传承。在这里非常幸运的受到陈老师的授课,陈老师在传统艺术方面的了解以及精湛的手工无疑让我由衷钦佩。与此同时我也深深被风筝的样式以及制作过程所吸引。那风筝上惟妙惟肖的画以及风筝的各种奇异的形状无疑震撼着我。在制作过程中从摆十字架,糊纸到绘画及绑线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到最后风筝在室内放飞成功的一刹那,对风筝的传统文化的喜爱再次加深。感谢书院能给我这次机会沉浸并享受于传统文化之中,在此不仅缓解了学习压力,还收获了许多精神上的财富。

 

非遗传承与创新不仅需要手艺人的匠心,更需要一代代人的付出与坚守。在尽情奔跑放飞风筝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走好非遗传承之路。相信新世代的新想法定能与传统文化碰撞出不一样的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