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之韵,梦远航,聆听最美的新年之声

发布时间:2019-01-03

 40年的辉煌是一部厚重的历史画卷,40年的辉煌是一曲高亢的世纪颂歌。改革开放以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我们风雨同舟,40年我们披荆斩棘,40年我们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12月26日晚,汕头大学知行书院及新闻学院与汕头市五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2019年新年音乐会——“新之韵,梦远航”专场音乐会,获得全校师生的热烈响应。其中,汕头大学副校长冯兴雷、知行书院党总支书记杜式敏也莅临本场音乐会,为师生们敲响新一年的美好乐章。

  本次新年音乐会由五度文化创意公司旗下的五度乐团带来精彩表演,演出嘉宾包括章斯捷、朱常洁、顾清、陈帅、罗盼瑜和薛斯颖。五度乐团由多位热爱演奏事业和热心公益事业的资深器乐教师组成自创建以来,该乐团已在汕头艺都大剧院、爱乐音乐厅、汕头大学等地进行了多次公演,多次与国际知名演奏家合作演出。

 活动一开始,汕头大学副校长冯兴雷为音乐会致辞,他表示,

 第一曲《花好月圆》

 作为开场音乐,五度乐团的成员朱常洁、顾清、章斯捷、陈帅一同表演了弦乐四重奏《花好月圆》。随着乐声的跳动和旋律的倾泻,听众紧绷的神经渐渐得到放松,结尾刚落音,掌声立马响起,经久不绝。

 乐曲《花好月圆》的欢快节奏除了带听众领略了江南风格的月夜景色外,在典雅浪漫的旋律中,也表达着对2019年新年的期待与祝福。

 第二曲《幽默曲》

 《花好月圆》后,四位老师开始了第二曲的弹奏。

 音乐会的第二曲《幽默曲》流行于19世纪,原为作曲者德沃夏克的钢琴独奏曲。包括种种舞曲在内,作品大约有八十余首,但唯有这首《幽默曲》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幽默曲又名滑稽曲,是流行于19世纪的一种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精致的器乐曲。八首“幽默曲”中的第七首,原曲以钢琴独奏曲形式为人们所喜爱,但由小提琴天才克莱斯勒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似乎更为人们所熟悉。


 第三曲《总是一次又一次》

 弦乐四重奏的第三曲《总是一次又一次》出自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

 这部电影讲了一位10岁的四年级生随父母搬家后,误入一个神秘城镇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小女孩为了拯救因为贪吃而变成猪的父母,她留在了神秘的澡堂油屋里工作。在那里,她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逐渐成长。

 在这动画片里最广为传唱的插曲《总是一次又一次》原名《いつも何度でも》,是电影中的主曲,熟悉的旋律带听众们回到了看宫崎骏电影的那个夏天,不少的师生都举起了手机,录下这段精彩的演奏。

 第四曲《水之嬉戏

 音乐会中的第四曲《水之嬉戏》由罗盼瑜老师带来。与前三曲的弦乐演奏不同,此次的表演为钢琴独奏。


 作为20世纪著名作曲大师拉威尔的代表作品之一,《水之嬉戏》奠定了他在印象派钢琴界中的重要地位,既表现出他对古典形式的尊重,又灵活的运用了印象主义特征的音乐结构,通过奇幻多变的音响效果及高超的演奏技巧塑造出水的各种形态,如喷泉、瀑布、溪流的音乐形象。

 拉威尔善于运用各种民间音乐素材,并将其融入自己的音乐语言当中,大胆地探索和追求和声的新音响,他的音乐具有“标题性”和“管弦乐性”的特点,他所创作的音乐大部分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明朗、直率的旋律,这些音乐特点在《水之嬉戏》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第五曲《自由探戈

 《自由探戈》是由朱常洁、顾清、章斯捷、陈帅带来的弦乐四重奏。作为皮亚佐拉为电影《探戈课》所作的主题曲,这首曲子改变了以往探戈音乐中惯用的切分节奏的形式,打破了以往每个小节中节奏强弱的固定模式,以强变弱,以弱变强的张力使这首曲子更加富有动感。

 皮亚佐拉的出现,将探戈音乐从底层带入尊贵圣殿,开创了探戈的现代时期。他的音乐受到世界范围内演奏大师们的顶礼膜拜,在世界各地热烈地上演。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是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完美结合,而“自由探戈”的成功更是探戈音乐艺术的巅峰之作。


 第六曲《辛德勒的名单》

 接下来的一曲《辛德勒的名单》,是约翰.威廉姆斯作曲的电影主题音乐,原曲由犹太裔小提琴家帕尔曼演奏隐忍而又黯然悲凉小提琴声,低回逐渐逼向高亢琴声让人无法释怀

 1992年,当斯皮尔伯格决定拍摄以二战时期犹太人的屠戮与拯救这样沉重历史题材的《辛德勒的名单》时,他找来威廉姆斯,要求他创作不同于以往风格的配乐。当时,威廉姆斯放弃了他个人擅长的交响式配乐,以小提琴SOLO为基调旋律,创作出这部经典影片的配乐,也成就其个人的经典,并荣获1993年奥斯卡最佳配乐。

 第七曲《西西里舞曲》

 随着弦乐四重奏的落音,富有低沉浑重的大提琴声让听众意犹未尽。音乐会的第七曲是由陈帅、薛斯颖带来的大提琴独奏、钢琴伴奏《西西里舞曲》。

 《西西里舞曲》是为大提琴与钢琴所作的,它后来改编为管弦乐,成为《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组曲的第三首。1718世纪,《西西里舞曲》起源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一种古老舞曲。速度徐缓,曲调抒情。

 巴洛克时期,西西里舞曲常出现在器乐和声乐作品中,以巴赫和科雷利为代表。在古典主义时期,更为盛行。海顿的《创世纪》,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中都曾使用西西里舞曲风格写作女高音咏叹调。不过法国作曲家福雷戏剧配乐《佩利亚斯与梅利桑德》中段西西里舞曲最为大众熟悉。这首西西里舞曲是福雷到意大利的时候,在船上听到西西里民歌后的有感之作。

 第八曲《你来了》

 听过了钢琴独奏、弦乐四重奏,音乐会的第八曲则是万众期待的人声演唱,由谢靖怡及钢琴伴奏薛斯颖带来的《你来了》扣人心弦,丝丝入耳。

 第九曲《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

 到了音乐会的中后阶段,五度乐团为大家献上了一首音乐大师莫扎特的作品,由罗盼瑜、朱常洁、陈帅共同演奏《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慷慨激昂,使大提琴、小提琴和钢琴默契融会,交相辉映,将这种体裁的室内乐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音乐更加丰富多姿,更加具有“平衡的美感”。

 收到启蒙运动的影响,莫扎特一生共创作了七首钢琴三重奏,他创造性地把原来的两把小提琴,改为一把小提琴和一把大提琴,分别演奏高音和低音旋律。同时,他并且改变了原有的演奏模式,让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三件乐器处于一个平台上相互配合比拟,从而开创了新的音乐思维。

 第十曲《一首桃花》

 音乐会的第十曲是由刘琦洁、薛斯颖共同演绎的《一首桃花》,这首曲子是近现代新月派诗人林徽因创作的一首新诗。此诗将春与花融为一体,拟作一位顾盼生姿的曼妙女子,如沐桃风,身心喜悦。

 上台时,刘琦洁身着粉色长裙,正如此诗所描绘的曼妙女子,顾盼生辉,步步桃花。在声音演绎中,刘琦洁的高音穿透了知行戏剧厅,深入了听众的心中,使得声音落下后全场仍停留在演出的余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