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从2017年在民政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工作的时候,便开始关注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问题,至今已6年之久。在2017、2018年两年间,张老师对国内主要儿童脊柱侧弯矫形器配置机构展开调研,与全国各地的患者、监护人以及矫形器配置人员进行详细的访谈,积累了众多病历资料,也了解了疾病矫治现状和社会上脊柱侧弯矫形器配置的乱象,深刻体会到制定《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器的配置》国家标准的重要性。他于2018年底向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该标准起草的项目建议。在纳入2019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后,于2019年3月正式启动编制,最终在2023年11月发布实施。历时四年八个月。
“我们制定的这项国家标准历时较长,这里要感谢标委会各位领导和专家们以及起草组同仁们辛勤的付出。”张老师感慨道,“我们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为的是在全国主要地方达成广泛共识。”
经起草组内部多次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向标委会各委员征求意见,同时通过民政部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历经标委会专家成员多轮专门审查和循环审查,再次修改完善后形成报批稿;该报批稿于2023年4月17日在民政部政策法规司组织的2023年度标准报批评审会上通过并报批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最终于2023年11月27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并正式实施。参与审查的专家有临床医生、大学教师、国家部委司局专家,企业专家等,张老师团队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反复修改,有些重大意见甚至需要起草组全体成员共同讨论协商,广泛征求了康复辅具机构、医院、大学、康复辅具制造企业等国内涉及儿童脊柱侧弯矫形器配置、科研、制造部门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