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申请不可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不能仅谈理想,还要应对骨干的现实。说实话,作为第一届的STU-BMEer,这样的标化成绩和软性背景条件,我不知道自己能去到什么级别的学校,能做的只有让自己的背景条件再“锋利”一些。我倒不想分享如何准备这些标化考试,因为各个平台上有太多比我厉害很多很多的学习博主分享过备考经验,大家选一款适合自己的,然后奋力去冲就好了。
我很想说的是这整个过程,大概是要抱着这些事情没有那么难也没有那么简单,还有我好朋友的那句话“BME的怕什么” 的心态去完成它们。
因为申请美国院校,所以我要准备语言考试(IELTS/TOEFL)和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这样的好处是多条任务线一起做,没有那么枯燥。我的生活不仅有考试和做题,还有大学的课程(GPA不能翻车),还可以在各个城市间来回往返游玩(xin ku ben bo),还可以迎接心情的起起伏伏(做好考试失利的打算),还有准备申请的其他材料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大概是选择了这种生活,享受它带来的美好,也愿意承受它带来的一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