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精准衔接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学子未来规划,近期化学化工学院、知行书院举办“知行‘化’育,职通‘环’宇”就业升学动员会与实习总结大会,从升学就业指引到实践成果复盘,为2026届学子搭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成长支持平台。
前瞻指引,擘画蓝图
2026届毕业生就业升学动员会
2025年10月17日下午,化学化工学院与知行书院联合举办的“知行‘化’育,职通‘环’宇”第22期就业指导活动——就业升学动员会在讲堂五顺利举行。会议聚焦2026届本科生、研究生的升学与就业核心需求,邀请学院党委书记方奕文教授、化学系系主任张和凤教授、材料与环境工程系系主任段连峰教授、2026届毕业班的班主任刘粟侥副教授、肖玲博士及辅导员田溢汕,从政策解读、趋势分析、流程指导等维度带来分享,为学子们的未来规划注入“强心剂”。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卢桌彬主持。

会议伊始,方奕文以“认清形势、找准定位、主动作为”为核心主题发表就业动员讲话。他深刻剖析了当前就业环境与时代趋势,指出青年学子应积极拓宽知识边界,持续增强综合素质,努力成长为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他强调,面对就业大考,要摒弃消极等待与盲目投递,以主动进取的姿态抢抓机遇,同时注重心理建设,保持从容积极的心态,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召唤。

在考研报考指导环节,张和凤以“考研不是‘逃避就业’的选择,而是‘提升竞争力’的路径”描绘了考研的核心价值,引起了在场有志于深造学子的强烈共鸣。针对关键的院校选择问题,张教授引导同学们树立战略视野,提出应理性审度,避免盲目追逐“热门”而忽视潜在风险;并强调在学校、导师等多重因素间,需结合自身长远规划进行科学取舍与精准定位。他指出我院学子凭借扎实根基与充分准备,保持较高的“上岸”成功率,为同学们锚定目标、坚定信心注入了强有力的现实动能。

段连峰提出以深造为导向、以就业为支撑的并行发展路径。在就业层面,他提出应构建系统化的职业竞争力:一方面,通过考取权威资格证书,增强个人简历的“硬实力”;另一方面,引导学子深入剖析自我,厘清“想做什么”与“能做什么”的核心命题,从而精准锚定符合自身条件的职业赛道。他进一步指出,求职需摒弃“眼高手低”的心态,强调简历应当针对不同目标进行定制化呈现,并对薪资期望建立理性认知,以此实现个人价值与市场需求的科学匹配。

田溢汕以自身经历,向同学们生动分享了自身的职业发展路径,通过真实经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凝练出极具参考价值的实用建议。他强调,在就业竞争中需构建多元信息渠道,以此精准洞察机遇,主动出击,方能成功锁定理想岗位。此外,田老师还就电子就业协议签署、就业推荐表使用等关键流程进行了规范解读,帮助同学们系统掌握毕业环节的各项实务操作,为顺利步入职场扫清手续障碍。

经验沉淀,笃行致远
实习总结大会
同日,实习总结大会于同一地点接力举行,实现了从“未来规划”到“实践复盘”的无缝衔接。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实习负责人黄逸夫老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负责人纪穆为老师、环境工程专业实习负责人陈纯老师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黄逸夫老师主持。
在本次实习总结中,黄逸夫系统回顾并高度肯定了同学们在实践岗位上的成长与表现。他指出,同学们历经从初期适应到独立担当的淬炼,不仅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专业能力上取得显著进步,更在实践中筑牢了安全意识,展现出扎实的学识根基与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黄老师也以发展的眼光,指出了实习过程中暴露的不足,如部分实习报告撰写不够严谨、阶段性纪律意识松懈等问题。最后,黄逸夫老师勉励全体同学,要将在实习中收获的宝贵经验转化为持续成长的内驱力,永葆求知热忱,无畏前行路上的挑战,在未来的学习与职业征程中行稳致远。

随后,各专业学生代表分享了实习过程的工作内容与心得体会,此次实习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与融合,学会面对困难如何应对,本次实习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还培养了沟通协作、问题解决和时间管理能力,对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本期就业指导活动从升学就业的方向指引,到实习成果的经验沉淀,为同学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凝聚了学院与书院对学子成长的深切关怀。未来,化学化工学院、知行书院将持续深化双院协同育人优势,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平台、优化升学就业服务,助力学子将个人成长融入行业发展与国家需求,在职业赛道与成长征程上稳步前行、收获佳绩。

END
初审|田溢汕 复审|卢桌彬 终审|方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