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化语 | 喻安琪:践“有志有识”,成“有恒有为”

作者: 时间:2025-10-15 点击数:

深耕化学,笃行不怠

知行合一,终绽芳华

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喻安琪

有志有识目标,成有恒有为青年

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点亮自己的科研之光


个人介绍---喻安琪


图片

2022级 化学化工学院 知行书院

共青团员

  • 保研至中南大学

  • 2022级应用化学学习委员、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助理

  • 化学化工学院媒体中心负责人

  • 曾获评国家奖学金、综合一等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美育素养单项奖学金、化学化工学院优秀共青团员、化学化工学院优秀宣传员、化学化工学院优秀学生骨干、化学化工学院优秀志愿者

  • 2023.09 第九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

  • 2024.07 第一届广东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化学实验技能赛三等奖

  • 2024.12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汕头大学校赛金奖

  • 2025.03 汕头大学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作品竞赛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赛道三等奖

  • 2025.05 第五届汕头大学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 2025.06 中国化学会第一季无处不化学主题科普征文三等奖

  • 2025.07 第七届岭南杯广东省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

  • 2024-2025学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项(主持)

  • 共同一作录用一篇SCI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


“我是江西人,但出生在汕头,这次回汕头读大学,就像在熟悉的土壤里扎根,心里特别踏实。”回到汕头,踏进汕大的校门,虽说崭新的东海岸校区对喻安琪来说陌生又新奇,但周围熟悉的景致也让她很快地找到了适应大学生活的方法。


刚入学时,喻安琪对“化学”的认知还停留在课本里的方程式和实验现象,面对丰富的校园生活,一度有些不知所措。比如来到新学校该如何找一个搭子呢?第一次上大班课,连座位都要纠结很久;第一次听到“综测”“学科竞赛”“科研课题组”这些词,完全不清楚它们会和自己的大学生活产生怎样的关联。虽然迷茫,但喻安琪很快意识到,与其等待,不如主动尝试,于是她加入了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媒体中心,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图片


图片


在青协和媒体中心的日子里,喻安琪对“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她和伙伴们组织过一系列绿色环保活动,将 “碳达峰、碳中和” 的概念,用贴近校园日常和专业知识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同学。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喻安琪逐渐明白:“我们可以发挥化学专业的优势,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业筑基:把知识点串成线,让基础如磐石般坚实


越深入了解化学,喻安琪越清楚一件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扎实的实验能力,正是成为一名合格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必备前提,所以在学习上,她从不敢含糊。在学业上,喻安琪深知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探索科研的基石。因此,她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学习自觉性,课堂上专注听讲、积极思考,课后认真梳理知识点、完成作业。经过不懈努力,喻安琪的总绩点排名2/113,连续三年综测排名第一。化学实验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核心,喻安琪格外重视每一次实验机会。从基础化学实验到基础综合化学实验,她都严格按照实验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深入分析实验结果。这些实验课程不仅提升了喻安琪的动手能力,更培养了她严谨细致的科研态度。


图片图片


科研探路:在试错里寻光,让热爱在坚持中开花


大二下学期时,在学习《有机合成化学》这一门课程的期间,喻安琪逐渐发掘自己对于有机化学的好奇心,于是向钟建基副教授自荐,加入了他的课题组当中开始学习,并主持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光钴协同催化烯烃的自由基马氏硫-烯反应》,接触真正的有机化学实验,开始学习有机硫化物。起初喻安琪满怀期待,可真正接触科研才发现,它远没有课本里的知识那样“顺理成章”——从确定实验方案到实际操作,每一步都充满挑战。那些反复调试的反应条件、一次次不理想的实验数据,曾让喻安琪对着记录本陷入深深的困惑。但每次和老师讨论实验细节,看着师兄师姐耐心演示操作技巧,她又能重新沉下心来。于是最终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喻安琪利用光和钴的协同催化,实现了烯烃的自由基马氏硫-烯反应,完成了光催化剂、金属催化剂、溶剂、温度的筛选、反应物的底物拓展。也从那时候起,喻安琪才真正懂了“严谨”对化学人的意义——每一个数据都不能马虎,每一步操作都要规范,不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图片

实践赋能:让知识走出课本,在汕头的土壤里结出果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喻安琪一直相信,化学知识不该只停留在课本和实验室里,更该走进生活中、用到汕头的产业中。2024 年暑假,她特意选择了墨格微流科技 (汕头) 有限公司,在这里担任实验室助理,帮工程师做化妆品研发——“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在故乡的企业里,为汕头的发展出一点力,我特别开心。”这段实习经历让喻安琪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了掌握不同配方剂型的特点,她认真学习每一种配方的原理和制作工艺,积极参与实验操作。这段实习不仅让喻安琪的动手能力变强了,还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平时一起学习讨论,周末还会约着去吃潮汕火锅,日子过得充实又开心。


以赛践学:在竞赛舞台上,让化学知识绽放光芒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这句话喻安琪记了好久。所以她特别喜欢参加科技竞赛,觉得“这就是把知识变现的最好机会”。从院赛到国赛,只要有适合的比赛,喻安琪都会报名参加。“我享受将所学予以致用的满足感,明白所学即所获”,喻安琪这样说。在第五届汕头大学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中,喻安琪和团队成员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的项目方案,获得二等奖;在第七届 “岭南杯” 广东省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喻安琪和团队凭借创新思维、工程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获得二等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喻安琪能力的肯定,更是她继续前进的动力。捧着证书,喻安琪感慨到:“竞赛不只是为了拿奖,更重要的是能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还能跟队友一起成长。这些经历,比证书本身更珍贵。”


图片


感恩同行:被温暖照亮过,就去成为那束光


回望在汕大的日子,喻安琪总说:“我的成长,离不开身边人的帮助,他们就像光一样,照亮了我往前走的路。”钟建基老师是她科研路上的“引路人”——从鼓励她加入课题组,到指导她做大创项目,再到帮她修改论文,老师总是耐心解答她的疑问,是她遇到困难时的 “定心丸”。


刚入学时,导生也帮了喻安琪不少忙。比如教她怎么用选课系统,告诉她哪些老师的课值得听,还推荐她去图书馆看专业参考书。“要是没有导生,我可能要花好久才能适应大学生活。” 喻安琪这样说道。


期末复习周更是让喻安琪难忘。那时候她每天和朋友们早八晚十泡图书馆,有人带早餐,有人帮占座,遇到不懂的知识点还能互相讲解。“本来觉得复习特别苦,可大家一起学,就觉得没那么难了,轻松就熬过去了。” 喻安琪回忆道。


图片


还有参加竞赛时,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聚在一起努力,劲往一处使,不论结局,只管尽力;参加校园十大歌手比赛,要来往两个校区彩排,朋友们每次都去给她加油,帮她缓解紧张,这才有了夺冠的好消息;保研那段时间压力最大,化学化工学院的老师都特别热心,帮她改简历,还跟她分享往届学长学姐的经验。“有了老师们做后盾,我才敢大胆去冲中南大学。” 喻安琪说,最终她取得了很好的结果。这些温暖,她一直记在心里。


图片


“被别人温暖过,就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之前担任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部长时,喻安琪参与了“化学科普进校园”活动,带着志愿者走进中小学,用 “大象牙膏”“蓝瓶子振荡” 这些有趣的实验,让孩子们爱上化学;作为学习委员,她帮基础弱的同学补习,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分享出去;师弟师妹问科研、竞赛的问题,她总是知无不言,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能帮到别人,我也很开心。”喻安琪说,这份“传递”,让她觉得自己的青春更有意义。


图片


展望未来:带着热爱奔赴,让梦想继续生长


从出生在汕头,到回汕大读大学;从一开始只会背化学方程式,到能独立做科研、参加竞赛、去企业实习 —— 喻安琪的青春,始终与汕头紧密相连。她用行动证明:热爱不是口号,而是坚持。未来,她会带着对化学的热爱,在科研的路上坚定前行,也会永远记得:她的两次新生,都藏在汕头这方沃土中;她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汕头大学与化学化工学院的深情相伴。


图片


初审|缪琪美 复审|田溢汕 终审|卢桌彬



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