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化学”主题科普征文活动结果出炉!

作者: 时间:2024-11-17 点击数:

无处不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无处不化学”科普征文活动

就像一场精彩纷呈的知识之旅

如今已经圆满结束!

在活动期间,我们收到了

来自各个年级同学们的踊跃投稿

大家就像化学知识的小使者

用文字的魔法打开了化学世界神秘的大门

从化学元素的奇妙特性到日常生活的伟大应用

每一篇征文都像是一颗璀璨的知识之星。

接下来,让我们一睹各位同学征文的风采吧!

 

征文节选1:

       那么,什么是焰色反应呢?其原理又是什么呢?

 

       焰色反应是指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燃烧时,会呈现出特殊颜色的反应。这些颜色主要是由于金属元素在高温下发生电子跃迁所产生的。

 

 


 

征文节选2:

 

烟花中的某些金属成分在燃烧过程中会形成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刺激。

 

那么到底是什么物质产生的如此效果呢?接下来我将为你揭秘:

 

烟雾的成分:主要由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及碳粒(即PM2.5颗粒物)等组成。这些物质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硫酸雾滴、金属氧化物粉尘等,它们散射光线,形成了可见的白色烟雾,从而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烟“化”世界里的奇妙“焰”语》


 

 

 

征文节选3:

 

这时我突然明白了好像大家都不会清洁自身或者家里,想起上次课上老师讲到了家居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于是我准备把学到的知识都告诉小静。还好哆啦B梦有百宝袋,我在里面找到了牙膏、沐浴露还有一堆清洁剂防腐剂。我告诉小静这些东西都能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这背后都是化学在其中默默地发挥着作用。每天洗漱时,我们可以用牙膏来清洁牙齿,此外牙膏中含有氟化物可以帮助预防龋齿。氟化物与牙齿中的矿物质结合,使牙齿变得更加坚固。

——《大熊的奇妙化学之旅》


 

 

征文节选4:

 

一听到或看到“分子料理”这个充满科技感的词,可能很多人会感到好奇,分子料理到底是什么?其实,分子料理也叫分子美食学,它主要是深入研究食物的分子层面,并且精确地操控它们。分子料理是一种创新的烹饪方法,它通过科学地分解和重组食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创造出全新的口感和形态;分子料理就像是在厨房里进行的一场化学魔法表演,它打破了传统烹饪的界限,用创新的方式重新定义了食物的外观、味道和口感。

——《美味背后的科学:探索美食中的化学奥秘》



 

征文节选5:

 

1.锂电池的“秘密武器”:锂离子

锂离子电池因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而成为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电池的核心优势在于锂离子是一种特殊的离子,它体积小、质量轻,而且它能够通过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往返嵌入和脱嵌来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就像足球场上的敏捷球员,锂离子可以在电池内部自由穿梭。

 

2.能量“搬运工”:锂离子的旅行

锂电池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精密的“搬运系统”。当我们给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跳出来”,穿过电解质,最终“抵达”负极材料,在那里安家落户。而当我们使用电池时,锂离子则反向移动,从负极回到正极,完成能量释放的过程。整个过程就像一场奇妙的“锂离子旅行”,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锂电池:神奇的能量储存盒》


获奖名单


一等奖


《烟“化”世界里的奇妙“焰”语》——李宇婷、李茹倩、吴楚珊、邱婧

《大熊的奇妙化学之旅》——雷业欣、潘宇皓、李宸轩、颜靖岷

 

二等奖


《美味背后的科学:探索美食中的化学奥秘》——李佳濠、许圳锐、陈思挺

《锂电池:神奇的能量储存盒》——胡佳旭、朱峻德、马誉

 

三等奖


《生活中的化学:探索平凡中的非凡》——陈灿锦、叶琪

《一天中的化学之旅》——温永赢

《无处不化学:厨房里的化学实验室》——谢依琳、杨佳杰

《身边的化学——在一个人从头到脚的整体外貌中寻找化学秘密》——江思妮

 

优秀奖


  李松原、刘铭皓、周子涵、张存、覃彦棋、廖梦婕、黄鑫萍、卢颖、陈佳绵、李坤燚、谭荣桉、钟国艺、邹广进、苏田野、

王迎洁、唐安琪、肖杰瑞、蔡铭淮、冯美君、陈翊、郭裕森、廖铭杰、林池、谢恺、卢林枫、邓思怡、桂曼琳、吴吾雅诗、

陈圳东、王博闻、黄睿盈、麦凯婷、黄雪清、李昶乐、王琳、江乐铭、王铭轩、杜欣悦、刘嘉仪、喻安琪、黄毅焜、庄宝儿


本次活动作品

是化学化工学院学子们

展现独特的见解,探索热爱的领域,分享奇妙的世界!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

释放自己的想象力 分享知识

在这个充满魅力的领域里畅游!

 

初审| 陈逸雯 复审|詹顺泽 钟建基 宋海红 终审|卢桌彬

 

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