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亲们!
化学化工学院、知行书院举办的
“唤醒多巴胺”工作坊第一期活动——天气瓶的制作和展示
圆满结束啦!
在本次活动,25名参与者一起动手制作了超有趣的天气瓶!
不仅能展示天气的变化情况,还能唤醒大家内心的多巴胺~
整个活动的流程紧凑而有序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
Part 1 活动介绍
活动开始,兰冠霖同学从专业角度向参与者讲解天气瓶变化的原理、制作步骤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随后,播放视频展示如何制作天气瓶。
Part 2 动手制作
了解完基础知识,参与者开始沉浸式创作,制作属于自己的天气瓶。
同学们秉着在日常实验课程学习中的态度,在制作过程中严谨认真。
2022级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陈瑶瑶同学说:“我很庆幸自己报名参加了这个活动!整个天气瓶的制作过程都非常奇妙有趣,特别是当两溶液混合后立刻生成的白色絮状物,其形色就如一朵精美纯白的云朵,我们可以看到它在热水浴中一点点的溶解,最后完全消散在溶液中。过程十分治愈!期待下一期“唤醒多巴胺”活动的到来,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参加了!”
(正在进行水浴加热)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参与者还包括从东海岸赶来的2023级同学,其中2023级应用化学专业廖轩同学表示:“很荣幸能参加知行书院的制作天气瓶的趣味实验,这是一次令人兴奋的经历。这是我上大学来第一次接触实验器具与药品,在活动过程中我感到兴奋和好奇,精密的化学仪器充满未知的化学变化,激发了我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在此次活动中,抽象的化学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我很喜欢这次活动,希望下次还能参加!”




简单的化学原料和耐心,反应出浪漫的天气瓶。
还能根据喜好为其染上独一无二的颜色,让每天看到它的我们都能有美好的心情
Part 3 成果展示
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瓶内结晶型态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溶液内的樟脑在乙醇混溶剂内溶解度会随着温度变化。温度改变时,樟脑的结晶析出,而温度的变化速度,则会影响结晶的成长大小与结构。这些因素叠加,造就了瓶内晶体形态万千的奇妙变化。
制作完成后静置,瓶内便开始析出晶体,犹如澄澈的天空中,漫天白雪扑洒而下。慢慢沉淀、溶解,幻化出一个个让我们赞叹连连的晶型。点点星辰,风雨雷电似乎凝结于一瓶内。
(颜色各异的天气瓶)

(钟静瑶、李欣芯同学制作的天气瓶成品)
(参与人员合照)
风晴雷雨,气象万千。此次“唤醒多巴胺”工作坊第一期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通过制作天气瓶,参与者们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到相关化学知识,不仅收获了一份装饰品,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对化学的兴趣,唤醒了内心的多巴胺。
让我们一起玩转“天气”!
初审|王迎洁 复审|钟建基 陈逸雯 终审|卢桌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