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系列学术报告会(陈俊丰 教授、江智勇 教授)

作者: 时间:2023-11-14 点击数:

报告主题:手性胍盐的离子对催化

人:陈俊丰 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报告摘要:

手性阳离子已被广泛应用作相转移催化剂,即与无机碱性盐如氢氧化物和碳酸盐合作进行碱性反应。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开发了多种手性阳离子催化剂,包括五氮盐和双胍盐。在此,我们会向各位汇报这些催化剂在离子对催化中的作用。首先,我们将讨论它们与多金属氧化物如钨酸盐和钼酸盐合作的反应。接下来,我们还将讨论涉及高价硅酸盐中间体的反应。最后,我们将解释手性阳离子如何与硫亲核试剂一起工作,即磺酸盐的非对称化,从而提供了制备一系列对映富集的硫手性中心的途径。


报告主题:可见光不对称氢键催化

人:江智勇 教授(河南师范大学)


报告摘要:

团队长期致力于不对称氢键催化研究,在发展高效手性氢键催化剂、有机光敏剂及可见光与手性氢键协同不对称有机催化三方面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1)开发了具有良好空间延展性的线性α-氨基酸及二肽衍生手性催化剂,解决了离子型不对称反应中多个具长期挑战性的合成难题;(2)为可见光有机催化创制了高效有机光敏剂DPZ,揭示了其在化学选择多样性合成中优越的催化特性;(3)建立了DPZ与手性氢键协同有机催化体系,系统开展了多类自由基介导的不对称新反应,克服了不对称质子化手性中心易消旋的历史性难题,为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的手性氮杂芳烃衍生物合成创建了高效通用的催化平台,揭示了高活性自由基反应立体选择性可控的可行性及一般规律。此次将主要介绍后两部分的相关研究工作。


报告时间:2023年11月15日(星期三) 15:00

报告地点:高水平实验楼B座一楼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陈俊丰,教授,1995年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一等荣誉学士学位(BSc Hons),并于1999年在剑桥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进行了两年的博士后培训。随后,他在哈佛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系担任研究助理一年,之后于2003年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担任助理教授。2010年晋升为副教授,2012年加入南洋理工大学担任副教授,并于2016年晋升为教授。研究兴趣在合成有机化学和催化领域。陈教授是新加坡化学学会的前任会长,目前是新加坡国家科学院的副主席。他最近被授予2023年周大纾讲座奖。


江智勇,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化学化工学院院长。1996年在浙江大学获学士学位,2004年在浙江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5年及2005年至2009年分别在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回国独立开展研究工作。主要从事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的理论研究,设计了双/多官能团化手性催化剂及有机可见光催化剂DPZ并已商品化,建立了不对称有机催化平台,发展了系列新颖离子型及自由基型不对称反应,实现了部分手性药物及药物中间体的首次合成,发现了一类抗氧化应激药物的先导化合物。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兼任《有机化学》等SCI期刊编委,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化学与光生物专委会委员、省化学学会常务理事。


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2023年11月13日



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