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与能源化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系列讲座—化学化工学院系列学术报告会(谭必恩 教授、项生昌 教授)

作者: 时间:2023-10-31 点击数:

报告题目:多孔有机聚合物的构建及其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

   人:谭必恩 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时间:2023812日 上午9:00

报告地点:行政楼东E401会议室


报告摘要:

多孔有机聚合物具有轻质可加工、结构易调控等优势,在能源存储(氢气、天然气)、能源转化(光解水制氢)、温室气体捕获与转化、水处理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简洁高效地实现多孔骨架的构建,得到高比表面积、孔径可控、易功能化、低成本的有机多孔材料来满足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挑战。报告内容主要包括:1)针对微孔有机聚合物难以大规模制备的挑战,提出了外交联编织法, 完成了吨级规模生产中试;2)针对共价三嗪框架(CTFs)材料需要高温、强酸等苛刻合成条件的难题,提出醛基单体和脒单体缩聚的方法,在温和简易条件下制备了高结晶、高比表面积CTFs。由于低温缩聚法避免了CTFs的碳化,保持了材料本征的特性,而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3)合成的高比表面积微孔有机材料,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成功运用于二氧化碳捕获与识别、转化以及多相催化等方面。


报告题目:框架材料的合成组装与功能化应用

   人:项生昌 教授(福建师范大学)

报告时间:2023812日 上午10:00

报告地点:行政楼东E401会议室


报告摘要:

框架材料是一座连接化学和材料之间的理想桥梁,是由一种或者多种基元,通过合适键或作用力的自组装相互连接,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格结构的多孔材料,尤指晶态多孔材料。主要内容包括框架材料的定义,发展历程,合成组装和C2气体分离、离子传导和激光等功能化应用。


报告人简介:

谭必恩,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二级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中国化学会理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兼任湖北省人大常委、湖北省侨联副主席、民革湖北省委会副主委等职务。围绕氢能存储、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资源化利用的国家重大需求,提出了低成本构建微孔有机聚合物的新策略,为多孔有机聚合物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等多项课题,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2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90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50余次。成果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侨界贡献奖。


项生昌,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1993 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师大化学系,2003 年博士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996 年起在福建师大任职讲师、副教授、研究员。2003-2007 年作为博士后和副研究员加入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吴新涛院士组,2008-2012 年作为博士后和研究学者加入美国Texas 大学Banglin Chen 院士组。2012 年回福建师大工作。长期致力于新型多孔材料的设计剪裁、合成新路线和新方法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250 篇,书章3 篇,申请发明专利25 件,授权12 件。论文的SCI 总引用频次逾18000 次;H-index 指数652019-2022连续四年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


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2023810


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