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报告人:贾赫 博士(IMEC, 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
报告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新一代储能技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能量密度与高安全性。同传统以液态电解质为基础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有着更高的安全性,适配具有高充放电平台的电极材料,因此作为最有希望的新一代储能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全固态电池,尤其是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无机、高分子、以及复合固态电解质三个方面。其中,高分子固态电解质具有低成本,低界面电阻,易改性,高柔韧性等特点,成为未来全固态电池技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为较低的室温电导率。PEO作为最早被报道的高分子固态电解质之一,如何增强其室温条件下的分子链运动能力,从而提高其低温,尤其是室温条件下的离子电导率,成为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报告介绍的工作主要从纳米添加剂和分子结构改性两方面入手,降低PEO链段在室温条件下的结晶度,从而提高其对锂离子的室温传导能力。
报告题目:微塑料对典型非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制——以硫、砷为例
报告人: 董又铭博士 (中国农业科学院)
报告摘要:
微塑料通常指的是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其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污染物,是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微塑料在环境中的分布具有普遍性,但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水体和水生生物上,鲜有关注土壤和植物。现已证明农田土壤中存在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共存现象,会对粮食安全产生威胁。因此,亟需以土壤和植物为研究对象,探究微塑料对土壤养分循环、污染物生物有效性及植物生长的影响机制,为深入研究微塑料的环境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本报告主要阐明微塑料影响土壤硫循环机制,厘清微塑料与砷复合污染对莱茵衣藻、胡萝卜、水稻的影响机制,为后续的微塑料污染土壤防治、土壤供硫潜力评估和土壤硫供给保障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报告题目:酯醚共存型聚合物的化学选择性可控合成
报告人: 刘珊 博士 (华南理工大学)
报告摘要:
醚键和羧酸酯键是含氧聚合物中最常见的功能基团,其存在可赋予高分子材料诸多有用的性能。若聚合物结构中同时含有醚键和酯键,则有机会将二者的特点融合,获得性能更加优异而丰富的含氧聚合物。例如,将醚键(或聚醚链段)引入聚酯结构中,可以调控聚酯的结晶性、溶解性;而将酯键(或聚酯链段)引入聚醚结构中,则可提高聚醚的降解性和力学性能,或提供可断裂、可修饰的位点。然而,醚酯共存型聚合物的设计和合成往往受限于相关聚合反应的化学选择性问题。本报告将介绍新的有机催化聚合方法和高分子合成策略,突破已有方法在化学选择性和聚合物结构控制方面的局限,获得新的醚酯共存型聚合物,并探讨其性能和潜在用途。
报告时间:2023年5月6日 上午9:00-12:00
报告地点:高水平实验楼B座一楼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贾赫,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后于2012年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6年底博士毕业后,于比利时新鲁汶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年后由博士后转为助理研究员。2022年8月起,在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能源部任职研究员。硕士期间,主要从事聚酰亚胺纳米材料的研究。博士课题主要围绕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以及其在纳米反应器等方向上的应用。在新鲁汶大学工作期间,研究方向转为高分子在锂离子电池方向上的应用,包括高性能阳极、阴极材料的合成,以及高分子固态电解质的研究。目前,主要负责离子液体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研发,以及相应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截至目前,以一作和通讯作者身份累积发表文章9篇,共发表文章21篇,h因子14,参与及负责项目3项。
董又铭,博士,202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21年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期刊上发表11篇SCI文章,其中中科院一区4篇,ESI高被引4篇,h因子18,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主要从事新兴污染物的研究,包括微塑料与砷的相互作用,微塑料对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微塑料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等。
刘珊,湖南岳阳人,2021年6月于华南理工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师从赵俊鹏教授和张广照教授,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合成方法学,包括阴离子聚合,自由基聚合,有机小分子催化,聚烯烃、聚醚、聚酯及其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与构性研究。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暨校长奖学金资助。2021年7月以企业博后身份入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配方材料开发与工艺验证。
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2023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