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开展“非遗里的化学”科普送教活动

作者: 时间:2024-05-05 点击数:

“我现在手里的这把伞会不会防水呀?”

小学生拿着作画的油纸伞,充满好奇地提问。

 

12月8日,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化学系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共青团金平区委员会,在汕头市金陇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送教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卢桌彬、共青团金平区委员会副书记蔡诗雯到场指导。学院的研究生党员、志愿者们向金陇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们介绍油纸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为小学生们普及油纸伞上的科学知识,同时,志愿者们还带领小学生进行油纸伞绘画创作,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正是因为有这些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使得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瑰宝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研究生志愿者为小学生们开展了一堂专题课程,从非遗文化出发,以油纸伞为载体,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分析化学变化,描绘化学特征,讲述桐油的化学特性及其在油纸伞制作中的应用,同时,志愿者们还为学生们讲授了国画颜料中各种色素的化学成分,及其色彩变化的科学原理。

 

 

 

 


课堂上,研究生志愿者们还演示了一个关于颜色反应的化学实验:“杯中花园”。通过不同试剂的反应,学生们观察到了颜色变化的现象,志愿者们对每一个步骤和原理的认真讲解,也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了化学变化。他们纷纷鼓掌欢呼,表示:化学反应真的很奇妙!


 

 

 

 

科普实验课结束后,便进入到了小学生们期盼的动手实践环节——油纸伞绘画创作。在志愿者的细心引导下,小学生们戴好一次性手套,拿着画笔和纸伞,跃跃欲试。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自主选择颜料和绘画内容,创作出自己独特的油纸伞作品。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党员志愿者给予了他们耐心的指导,分享了一些绘画技巧,使得他们的作品里都充满了童趣和独特的魅力。最后,每一位学生都满怀欣喜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一起感受艺术之美,体会非遗里的化学带来的乐趣。

 

 

 

 

 

 

 

活动结束后,小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是他们参加过的最有趣的科普活动。科普课程既让他们学到了知识,又享受了创作的乐趣。他们很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

 

 

 

 

 

金陇小学校长陈曼华表示,很感谢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给学校学生这么一次机会,这次活动既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知识的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次“非遗里的化学,油纸伞上的奇妙世界”科普送教活动,践行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用科普教育的方式传播了非遗文化,不仅让孩子们从中获取了知识,也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增强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和保护意识。接下来,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将继续推进“党建+科学知识+非遗文化”系列活动,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与科普工作、非遗文化结合发展,让更多的中小学生走进科学的世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志愿者感想

 

陈燕湘

此次党建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别是金陇学校同学们的灿烂笑脸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我主要负责志愿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课堂的顺利开展。在准备PPT的过程中,我主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科普内容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如何从小学生的视角走入化学的世界。课程活动的顺利展开,恰恰证实了此次备课过程中我的努力没有白费,看到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觉得一切的努力都值得!

 

李正熙

在本次志愿活动中,我收获了一段美好的回忆,现如今回头品味,感触良多。这其中最令我动容的便是孩子们的朝气与活力,特别是那一张张稚嫩而又纯洁的笑容,令我仿佛置身于孩子们天真烂漫的世界。在本次志愿活动中,我与另外两名同学合作互助,通过展示实验,讲解实验,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循循善诱地将讲台下的孩子们带进了化学世界。合作的过程中,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在夕阳的余晖下与我们挥手道别,他们的热情消融了我忙碌了一下午的疲惫,也使我觉得此次的志愿活动意义非凡!

 

初审|陈璋琪 复审|卢桌彬 终审|方奕文

 

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