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化语 | 李明德:激发态工作,常态生活

作者: 时间:2023-03-18 点击数:

李明德教授主要从事超快激光光谱和光功能材料激发态探测与调控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2017年和202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已在J. Am. Chem. Soc., 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等杂志发表论文120多篇,同时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件。


开展独具特色的激发态研究,促进学科创新协调发展

光功能材料中的激发态过程是科研工作者最需要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能真实地反映材料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李明德教授入职汕头大学以来,充分发挥自己在激发态过程研究方面的特长,结合汕头大学化学学科在材料器件制备与功能性质研究方面的优势,创立了固体光功能材料激发态过程研究方向,组建了光功能材料激发态探测与调控研究团队,为学科研究贴上自己的“标签”。同时,他积极与学科内其他团队紧密合作,利用超快光谱技术为其他团队研制材料的激发态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指导,有效地加深了对光功能材料构效关系的研究。目前,李明德教授团队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进展,每年发表高水平SCI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1项广东省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21年,李明德教授作为负责人申报的广东省粤港澳高校联合实验室-光功能材料激发态探测与调控联合实验室顺利获批,促进了化学学科的创新协调发展。

(广东省光功能材料激发态探测与调控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最近,在坚实的基础研究上,李明德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类具有高光热转换效率的新型有机共晶光功能材料。他表示,“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开展海水淡化、光热电转换、极地和高空破冰和光热治疗等应用研究,助力国家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2021-2022年发表科研论文,登上期刊封面(J. Phys. Chem. Lett. 2021, 12, 17, 4306.; J. Phys. Chem. Lett. 2021, 12, 5796.; Adv. Opt. Mater. 2021, 9, 2101337.;J. Phys. Chem. Lett., 2022, 13, 6571.)


搭建先进的超快激光光谱平台,促进学科开放共享发展

探索光功能材料的激发态过程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是国际前沿研究领域。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李明德教授搭建了先进的集成多种探测技术的超快光谱技术平台。基于此平台,李明德教授不仅与本校课题组通力合作,还与香港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苏州大学、深圳大学和福建物构所等单位开展了合作交流,共同发表了J. Am. Chem. Soc.(3篇),Angew. Chem. Int. Ed.(3篇),Adv. Mater. (1篇)Appl. Catal. B-Environ. (1篇) 和Nat. Commun.(2篇)等高水平论文10多篇,其中1篇入选高被引论文。

李明德教授多次受邀在亚洲超快光谱会议、国际拉曼光谱会议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并于2018年与香港大学共同主办了第10届亚洲超快光谱会议,于2022年参与组织了由汕头大学主办的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光功能材料青年学者研讨会。通过不断革新研究理念,开展新的研究方向,李明德教授提升了汕头大学化学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促进了学科开放共享发展。

(超快激光光谱平台)

(李明德团队参加学术会议合照)


科学指导团队研究,育人育才成效显著

李明德教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经师”和“人师”相统一。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党员,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同时也注重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科研能力。每周组织开展研究生学习讨论会,传授学生光化学和光物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

近5年来,李明德教授积极鼓励和吸收本科生进入研究团队开展科研工作,多次指导本科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2项,校级4项)和毕业设计,其中2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篇,3位被评为优秀毕业生,4位升学到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目前,已经培养毕业研究生10名,其中2人成功申请到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人进入厦门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指导的研究生参与发表SCI论文40多篇,多人次曾荣获国家奖学金、全国学术会议优秀墙报奖。

(李明德团队合照)



汕头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